[摘要]今天出门去办点事,路过一座桥,桥下莲叶铺天盖地,不由得就让人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这首诗是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文如下:毕...
今天出门去办点事,路过一座桥,桥下莲叶铺天盖地,不由得就让人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
这首诗是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是课本里的诗,至于是小学还是初中我忘了,当时这首诗是怎么赏析的呢?大概就是说写景怎么怎么好,听起来很是枯燥。
这首诗是首送别诗,送别诗是写给要离开的那个人的。杨万里给林子方写首诗那总得告诉些他什么东西或者表达一下对他有什么感情吧,但你通篇读下来,都是景色怎么好,这不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吗?
后来读书多了,我才知道这首诗另有深意。这首诗有什么深意呢?那要先来看看这首诗的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写的,杨万里是南宋人,南宋都城是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杨万里当时也算个大官,是秘书监。林子方当时是直阁秘书,是杨万里的下属,也是杨万里的好友,平时干的事就是帮皇帝草拟诏书。这首诗名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什么要送林子方呢?因为林子方要调任福州,不在皇帝身边干了。
看了这个背景之后,咱们回来再看这首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表面上看是一个简单的写景,其实并没这么简单。这里的西湖代指临安,这句话杨万里想说的是都城毕竟是都城,风景这里独好。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古代,“天”、“日”一般指的都是天子,皇帝。这句话也很好理解了,还是在天子身边呆着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大树底下好乘凉。
仔细体会这两句诗,你会发现这里面是有逻辑关系的,莲叶为什么无穷碧?因为接天了。荷花怎么就别样红了?因为映日了。不接天的莲叶还能不能无穷碧,那肯定是不能。不映日的荷花怎么会别样的红。
杨万里想告诉林子方,你要去福州那地方,表面上看着是升官了,但哪里有现在风光有前途呢?
这首诗其实就是杨万里委婉地劝林子方尽量留下来,留下来前途无量。当然很明显,最后林子方还是去福州上任了,从此杳无音讯了,史书上也找不到林子方后来怎么了,干了什么事。
这么看来,杨万里劝得还是有道理的,你不接天,不映日,你远离了权力中心和资源中心,就被边缘化了,就连皇上身边的太监人家史书上还得记上几笔呢,你连个影都没了。
这倒是有点像现在的大城市小城市之争。你跑去小城市看似“升官”了,比在大城市有地位了,多拿几个工资了,但不知不觉你那里就衰落了,大城市却发展得更好了,作为个体,你远离了权力中心和资源中心,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当然,人各有志,从杨万里的角度看,当大官,青史留名很重要,可能人家杨子方不这么看,天天在皇帝身边,拟什么诏书,早就累了,我去小地方当个老大,天高皇帝远的,岂不美哉。这种乐趣可能杨万里一辈子也体会不到。
每首诗都是一个好的载体,能让我们学习到很多政治、文化、经济、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像古人学习都是文史哲不分的,咱们现在是分开学,就容易感觉学什么都有些枯燥。
以前常常会觉得诗词文学这东西云里雾里,没啥用处,只能说是陶冶个情操,具体怎么陶冶的,也说不上来。
现在就觉得文史哲政治经济什么的其实都是生活,只不过是不同人的生活,是生活就很有意思了,毕竟学习就是为了学会怎么生活。